top of page

東湧日報的一天


東湧日報社落成紀念

22:00

夜色迷濛,山坳裡的東湧日報社燈火通明,一兵正在電腦前處理前日縣長蒞臨東引、參與民間活動的新聞稿及照片;右側的上兵將總部傳來的文宣主題一字不漏地輸入電腦。有人負責地方新聞、一位負責軍中新聞、一位負責副刊、一位負責國內外大事...。

23:30

一兵坐在椅子上看各版完成的初稿,進行校對。確認各版無誤開始印刷,一小時後完成三個版面,他吐了口氣,終於放心地睡覺了。 6:20 清晨五點半,所有人還在睡夢中,一兵已起床,開始印製另外三個版面。六點二十分,報紙印刷完畢、折疊好。軍版150份、寫上各單位代號,送至旅部,交由各單位自行取回;同時另一名士兵也揹著墨綠色的「送報袋」,帶著65份民版出發了!

06:30

「阿婆早!」清晨六點半,東引漫天雨霧,一兵將東湧日報塞入戰鬥獅子村的四戶人家...。

—————

雖然每日行程滿滿,曾在東湧日報社服役的士兵們回憶起這段往事依然充滿笑容,他們表示「跑軍中新聞,遇上各種不同的場合,要比長官早到一步看場地,也要學習在不同場合的應對進退。」負責軍版的士兵也笑稱自己是「跟著旅長跑」,想想外島當兵能自己採訪、編輯報紙並親自送達,實在是件很有意思的差事。

「東湧日報」的創刊要回溯到民國三十八至四十六年間,當時的反共救國軍在江浙、閩粵沿海進行游擊作戰時,即發行小型油印刊物。隨著反共救國軍駐守東引,小型刊物也在民國四十六年,以臘紙鋼版手刻油印「神鷹報」在東引創刊。

報社最早位於九三高地碉堡,後遷至現今成功坑道內。在民國四十九年更名為「東湧日報」後,仍用手刻鋼版臘紙油印。

民國六十年代的東湧日報,由指揮部政戰主任兼發行人,政二科長兼任社長。實際編制人員有軍官三人,士官兵七人。當時的報社建在一個獨立的坡地上,是阿兵哥蓋的一層樓鋼筋混凝土房子,呈「ㄩ」字形,中庭拉著偽裝網,隨風飄蕩,有編輯部、打字印刷房、廚房及寢室。比鄰介壽堂電影院,附近有軍郵局及福利社。

東湧日報曾經是「前線山洞的小報館」,也是當地軍民唯一可以「當天」閱覽的刊物。從草創初期的手推油印報到今日圖文並茂的八開三張六版面;從「宣揚救國軍威、作反共先鋒」到「加強戰地文教、作軍民橋樑」,東湧日報在戰地政務時期,是東引島上相當重要的宣傳媒體。報紙上不僅刊載重要消息及政令宣導,甚至詳實記載島上各種日用品及生鮮蔬果之公定價格,《東湧日報》也成為軍民文藝創作之舞台,充實精神生活。

--

備註① 資料來源

遙想過去在東湧日報社的日子:專訪彭文正副教授/文:賴彥甫 http://www.matsu.idv.tw/topicdetail.php?f=165&t=88096

東湧日報五十年:振奮軍心士氣,培養精神戰力!

https://m.xuite.net/blog/tys330823/twblog/115778650

媒笛復興崗:我在東引的日子----兼談「東湧日報」 政工幹校許盛隆(12期新聞系)

https://m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1561792794094174&id=1559491637657623

備註② 東湧日報社落成紀念碑

民國卅八年共匪叛亂,大陸沈淪,本軍游擊健兒,活躍於江浙粵閩沿海,即發行小型油印刊物,迨至民國四十六年雙十節,軍報社正式成立,定本報為「神鷹報 」、民國四十九年更名為「東湧報 」、民國五十四年,採取打字印行以迄於今。 歲月如流,本報自四十六年創刊起,倏忽廿餘年,其成長過程可謂從無到有,由少到大,先簡陋而漸規模,其間歷任領導者與工作同仁篳路藍縷、銳意革新之精神,於此可見而有功民心士氣與對匪文化作戰,固不殆言矣。 今日之時代,為一日千里,不進則退之時代。為加強戰地軍民文教,展開對匪心戰,倡導新文藝運動及文化復興,乃決心改版、擴版、增大發行。幸蒙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贈送全部鉛印印刷機器。並集兵工整建本報社新址,落成之日為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二月一日,特為文以誌,用示述往,感謝及激勉之意。

指揮官 郭連城 謹撰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