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攀岩曲折的海味-討沰與防禦工事路徑

馬祖先民以豐富潮間帶資源維生,存在以海為田的生存智慧與文化結晶,

而戰地時期的馬祖,海岸線部署防禦工事,馬祖人如何維持傳統維生?

傳承智慧?一起來走一場海洋資源與戰地生存之路。



【軍事防禦線】

戰地政務實施後,馬祖列島成為戰地前線,以砲戰、海戰為主的對戰形態,馬祖的戰略目標以防禦為主,並展現出2個戰略佈局:

一、各個島嶼獨立作戰,相互支援形成整體防禦系統,串連各個據點的監視範圍,讓周遭海域和澳口皆受控管

二、防禦工事朝地下化與坑道化發展,建造各島海岸地下據點,達到「保持戰力於地下,發揚火力於地上」目的。馬祖居民原以漁業維生,因戰地而改變漁業生活型態,包含出海作業、捕魚海域、作業時間、船舶管理、海岸線管制、出境管制等,對原先的居民生活造成變革。


【防禦工事的分佈區】











1. 軌條砦:遍佈澳口,防禦敵軍艦艇登陸。

2. 玻璃刀山:有駐軍、人居的地方,射口一定要有,讓水鬼爬的時候被割傷。

3. 地雷:當雷區長草就看不出來,所以馬祖人可能會誤踩,射口附近較少。

4. 鐵絲網:用來刺傷敵人,上面綁有鐵罐,觸動會有聲音。

南、北竿地區,除了海岸岩礁可以見到裸露的地雷,在營區週遭及馬路邊也都輕易可見雷區,且未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誌,有許多雷區地貌改變、草木叢生。

民國40至60年代,依據「國軍軍事勤務致人民傷亡損害補償條例」所受理的167件申請補償案件,有49件是因為地雷而造成民眾傷亡

金門和馬祖共有約10萬枚地雷、308個雷區,早年因作戰需要,埋設大量地雷,隨年代久遠、地貌改變及情勢變遷,雷區功能已失,卻對當地居民造成潛在威脅,不時傳出傷亡。

地雷依據功能,主要分為人員殺傷雷、戰防雷、炸斷甲車履帶的戰防雷,金馬的地雷就是以前述三種為主。

馬祖從民國95年開始清除地雷的排雷工作,耗費6年至101年底完成清除。


【監控禁足的記憶】

過去漁業需勞力,女性出海機率少,主要是女性主內、男性主外,男性帶回海產由女性幫忙買賣,有些女性會稍微討牡蠣、海葵、紫菜,但大坵島女性會游泳,所以討沰較多。

以前出海都會管制,出海時間被控管為早上6點到晚上6點,時間點到若未歸就會被罰禁止出海。

漁船回港後船隻舢舨要上鎖,船機械的板手則要繳給軍方,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捕魚,需要經身家調查、做好戰地居民應盡義務(如民防隊),才能申請漁民證(可出海)、蚵民證(潮間帶),進行漁業行為。


【不可遊憩的「遠洋」】

就算家住海邊,也離海很遙遠。小孩去海邊偷玩水,因為衣服不能弄濕,就把衣服偷放岸上,阿兵哥發現就會把衣服沒收,等待小孩上岸後須接受訓話,受處分,或會被關在村公所等。






【戰地時期如何討沰?】

軍方讓漁民出海,但不能隨意登其他島,因此管制不能出海(開礁)討沰,在本島(近山)討沰則有管制,但討沰比起捕魚是更賺錢的,因為不需器材成本,只需要靠勞力活,因此艱辛的漁民還是會鋌而走險。

若出海登島討沰,就得躲到哨口監控不到的地方,如黃官嶼找面對南竿島的背面,哨口看不見。

採集到螺貝漁,漁民會藏在延繩釣底下的夾層,躲避軍人檢查到漁獲的「違禁品」。除軍方會檢查漁獲,有時士官長看到漁獲想買,就會用相對比較便宜的公定價收購,但漁民想到市場轉市場價,可以賣到比較好的價格,會把好的漁獲藏起來,阿兵哥看到漁民抬貨看起來重量很重,還會去抓,看居民有沒有「偷渡」。

居民相對熟悉路徑,對居民而言,陡峭的地勢都是路,總是可避過阿兵哥,通常會從據點旁邊溜到海邊,因為據點旁邊埋的地雷比較少,可避免誤觸地雷。

擅長飛簷走壁的馬祖人通常都是回來被逮到,因為受海防據點監控,所以不小心被澳口其他方位的據點看見。


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